2023年,经济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国内经济稳步恢复,政府持续推动高水平发展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我国正在加快构建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为核心发展的策略,全力发展固废危废金属资源化业务,加快项目建设,提升产能负荷,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行业竞争力,兼顾开拓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非金属资源化领域;巩固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精耕细作,拓展协同处置和供热供气领域,提升环保运营服务盈利能力;精选环境修复、固废填埋、水处理、有机垃圾治理等环保工程业务,确保项目风险可控,提升综合环保服务能力。
公司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以金属资源化为主,项目核准危废处理牌照合计78.535万吨/年,在建项目1个,拟申请危废牌照19.80万吨/年,项目覆盖江西、甘肃、湖北、重庆、广东等地,资源回收利用品类涵盖铜、镍、铅、锌、锡、金、银、铂、钯等多种金属。此外,公司还尝试拓展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非金属资源化领域。
报告期内,重庆耀辉根据前期生产运营状况和采购物料构成等情况对设备及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截至报告披露日,已改造完成并顺利投运,达到预期效果。高能鹏富针对江西鑫科的高含镍物料进行技术改造,研发生产出江西鑫科的铜阳极板。珠海新虹加快项目建设,预计2024年内投产。重庆耀辉、高能鹏富、珠海新虹均可为江西鑫科提供含铜合金原料,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2023年度江西鑫科正处于建设转运营阶段,从3月开始各条生产线逐步建成投运。截至报告披露日,项目已经全面投运,现已具备年产阴极铜约10万吨、锡锭约2,000吨、铅锭约1,500吨、金锭约3吨、银锭约120吨、硫酸镍约1万吨的生产能力。随着江西鑫科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已实现含铜工业废料的资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延伸,形成以回收铜金属为主,兼顾镍、锡、金、银、铂、钯等其他金属的资源综合回收产业链闭环。
报告期内,靖远高能持续提升各工序、各岗位的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并配套员工奖励措施,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通过提高金属回收率进而提升产品质量。靖远高能项目自身已经实现含铅工业废料从资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一体化生产,形成以铅金属为主,兼顾铜、铋、锑、金、银等其他金属的资源综合回收产业链闭环。
报告期内,金昌高能加快二期深度资源化项目建设,采用富氧侧吹冶炼技术和湿法精炼相结合的工艺,可实现全面回收铜、镍、金、铂、钯等有价金属元素。在甘肃金昌地区,结合高能中色、鑫盛源、正宇高能等公司,建立了以含镍工业废料为主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闭环,产品由低冰镍延伸至高冰镍、硫酸镍、氧化镍等下游深加工与镍工业产品,各公司之间协同效应明显。
公司环保运营服务板块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主,目前在手运营:1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计日处理能力达到11,000吨/日;7个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项目,合计危废处置牌照量16.18万吨/年,医废处置牌照量22吨/日,2023年度固废无害化处置超300万吨;有机垃圾处理项目4个。各项目分布情况如:
报告期内,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处理垃圾量454.54万吨,年度发电量15.03亿度;濮阳高能项目继岳阳焚烧项目后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选的“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达到国内最高运营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行业内率先开展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实施,在荆门、岳阳等多个项目完成了智能燃烧系统实施,自动控制投运率达到96%以上,人工总操作量降低88%以上;同时正在进行智能垃圾吊系统、智能检修系统的研发和调试。为增加项目收入来源,积极拓展外供蒸汽项目,包括管道式供汽项目、移动供热项目等技术的应用。为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内部节能降耗改造,完成荆门项目循环水泵合同能源改造、天津静海项目曝气风机节能改造,有效提高设备用电效率,降低能耗。
报告期内,环保工程板块重点开拓环境修复、固废填埋、水处理、有机垃圾治理等领域,已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2023年,高能环境凭借“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塘原位修复及空间利用技术”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存量垃圾填埋场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化学淋洗与化学还原联用修复污染土壤技术”成功入选“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名录”。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布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汇集了公司在助力减碳方面做出的贡献。公司全年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45.57万吨,从废弃物中提炼冰铜/粗铜/冰镍等初产品13.36万吨,生产橡胶改性产品/再生塑料/玻璃/医疗废物袋等31.06万吨,循环用水总量达1,044.13万立方米;生产阴极铜/铅锭/金锭/银锭等再生金属产品6.77万吨,其中通过固危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的延伸,生产再生铜产品3.49万吨,根据测算,每吨再生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相比精矿铜能够减排二氧化碳74%,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另外,公司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2023年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年发电量达到15.03亿度,根据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最新可得的《2019年度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基准线排放因子》,采用项目所在区域电网(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南方电网)平均排放因子,项目减少碳排放达62.28万吨。
1、产量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再生金属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再生新材料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770.00万吨,同比增长6.95%,其中再生铜产量395万吨,同比增长5.3%;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再生新材料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对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旨在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确定七大产业类别: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及绿色服务。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对“十四五”固废环境管理的精准施策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提出,加大园区污染物收集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力度,推广静脉产业园建设模式,鼓励打造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等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多位一体”的综合处置基地,旨在通过集中管理、集中收储、集中处理、集中再利用,形成固废环境污染防治规模化、精准化、集成化管理机制,打造有处理路径、有经济效益、有防污效能的流程化高效环境处理终端。
3、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如可通过智能分类系统、先进的回收技术和废物转能技术等创新,为更好的废物处理、减少和资源回收提供了支持;
2023年度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发展呈现出积极的趋势,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都在推动产业发展。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环境系统服务商,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环保运营服务及环保工程等,可为客户提供环境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
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是指通过熔炼、萃取、电解、提纯等物理或化学的处理工艺,提取固废或危废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资源,并进一步加工生产成为产品并对外销售的过程。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的资源化业务包含金属类及非金属类,目前以金属类资源化为主。
金属类资源化:固危废经过脱水、浓缩、熔炼、提纯等初加工后,提炼其中的金属,形成如冰铜、粗铜、粗铅、冰镍等合金产品(包含计价贵金属),部分合金产品可进一步深加工形成电解铜、电解铅、金锭、银锭等金属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固废危废金属类资源化再生利用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型产废企业,包括金属冶炼、电镀、电子、化工和医药等企业,同时也包括商贸公司等经销商。下游则是以金属为材料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和有色冶炼深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
公司通过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发电设施,用焚烧的方式,将生活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暖,炉渣可提取金属和用于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以特许经营模式为主,通过与市政管理部门等项目业主签订BOT或PPP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的范围内提供相应服务并获得利润。
公司还可提供生活垃圾填埋、有机垃圾处理、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等环保运营服务。
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是指通过焚烧、填埋、物化等处理工艺,对废物进行减量化、降低危害性,并最终实现消除废物污染属性的过程。
当工业废物不可资源化利用或可资源化利用价值低,处置企业一般以收费的形式进行收集处理,统称为“无害化处置”。废物无害化处置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型产废企业,由于无害化处置后不产生副产品,通常无下游企业。
公司通过承接环境修复、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水处理、有机垃圾治理、烟气治理等环保工程类业务,为客户提供高效、可持续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在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实现前后端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前后端生产能力的资源化利用企业。公司前端利用项目产生的合金产品可由后端产线进行深度加工利用,更好的发挥内部项目协同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多金属资源化利用盈利空间。针对含铜工业废料、含铅工业废料和含镍工业废料形成了三条既相对独立、也可协同合作的金属资源化综合回收闭环,实现资源回收利益最大化。
公司深耕环保多年,不仅拥有先进的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还具备了全面的环保运营服务能力及环保工程实施能力,业务覆盖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弃物等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领域,能够针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各类废弃物,还是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都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处理流程,确保废物得到安全、环保的处置或循环利用。
公司2018年颁布的《高能环境约法》是环保行业的第一部企业约法,承载着“利天下,利众生”的美好愿景。约法从根本上确立了企业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和规范体系,形成了企业灵魂和行动纲领。约法每一个条款都源自公司长期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承载着其实现百年基业的美好愿景。
公司内部管理始终紧跟市场变化及行业内细分领域发展动向,对公司战略方向、业务布局等进行把控及动态调整,调整各板块资源投入,不断在市场中寻找适合公司发展的路径。同时,在不断的业务探索及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并始终将风险管控作为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公司业务模式已由工程项目为主调整为以运营项目为主,公司管理层及时调整优化负债结构,合理配置债务期限,避免短贷长投,确保企业持续经营。
公司采取一系列激发鼓励措施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公司上市后滚动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累计激励包括高管、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或业务骨干、资深优秀员工在内的千余人次,授出逾亿股;日常管理中,推行“我的薪酬我做主”的薪酬管理制度,引入合理化、差异化的薪酬分配体系,最大程度将薪酬所得与业绩贡献挂钩,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5.80亿元,同比增长20.58%,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下降27.13%。2023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9.53亿元,同比下降113.63%;存货由2022年末的26.38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49.31亿元,同比增长86.94%。
报告期内,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板块实现收入64.68亿元,同比增长59.50%,毛利率下降5.73个百分点。
收入增长主要因为江西鑫科项目生产线逐步投产,生产的电解铜和贵金属销售收入增加。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为:江西鑫科项目为深加工资源化项目,相比初加工项目,该项目投产运行后具有产值大毛利率水平较低的特点,因此随着江西鑫科项目收入占比增加,将拉低该板块的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报告期内新投产的江西鑫科项目各生产线陆续投产,各生产工艺段也都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并在此期间对环保设备做过多次工艺的升级改造,影响了生产线的生产时间和产能负荷,因此拖累项目整体利润释放进度;另外重庆耀辉项目受收料区域、物料结构等影响,利润达成情况不及预期;金昌高能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时间比预期延长,产能利用率不足,同时受到当地原料供应和钯金属价格下跌的影响,处置能力和盈利能力都不及预期。
报告期内,环保运营服务板块实现收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11.71%,毛利率46.57%,同比增加4.95个百分点。
收入增长主要因为报告期内新增伊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收入,此外,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积极拓展外供蒸汽项目,拓宽了收入来源。毛利率增长主要因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保证平稳运行的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优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效果明显,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毛利率增长。
报告期内,环保工程板块实现收入24.84亿元,同比下降23.84%,毛利率25.51%,同比降低1.85个百分点。随着公司整体战略转型实施,工程类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比逐步下降。2023年度,环保工程板块新签订单合计31.23亿元,同比增长6.40%。
在双碳目标下,高碳排放企业减排压力较大,而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开采原材料、原材料初加工”时的碳排放。同时伴随着国内原生资源的产能扩张受限,再生资源也成为重要补充。下游需求增长有望驱动我国固危废资源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无废城市”建设标杆。深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成果,推动大宗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加大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力度。深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加快建设危险废物“1+6+20”重大工程。
国家政策对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继续落实增值税、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绿色金融支持、市场准入和监管、科技创新机制、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制度政策方面,2023年5月,为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的防控和利用处置能力,生态环境部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11月,围绕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2023〕17号)、《关于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固废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压力,也可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充分利用固体废物回收资源是低碳路径的重要环节,预计未来中国将继续出台更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的持续推进,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模式出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将有望逐步提升。
在2023年末,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垃圾固废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的要求。这一政策的出台将对未来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望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国家宏观政策及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公司将坚持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为核心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和创新固废危废金属资源化业务,拓展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非金属资源化领域;巩固和拓展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为主的环保运营服务业务,形成公司的基础现金流资产;精选环境修复、固废填埋、水处理、有机垃圾治理等环保工程业务,提升项目质量和品牌知名度。通过构建固废危废资源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和综合型环保公司的平台化优势,致力于成为全世界领先的环境系统服务商。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公司将合理调整和分配内部资源,在保证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快速提升江西鑫科、金昌高能、重庆耀辉等重点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加强各固废危废资源化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加快存货周转,降低库存比例,加速现金回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大供热拓展力度和协同处置力度,拓宽收入来源渠道,推行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控制采购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环保工程板块严控项目质量,紧抓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回款。公司秉承“科技创新,服务利民”的企业宗旨,通过全面升级经营质量、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市场化管理等方式,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业绩。
公司固危废资源化利用项目中,涉及铜、铅、镍等金属产品,原材料和产品的定价均与同类大宗商品价格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对原材料采购价格以及后端销售的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专注于资源综合利用过程,利润主要来自于加工环节,不依赖金属价格波动取得盈利。公司通过加快生产,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尽可能缩短原材料采购与后期产品销售的时间周期,从而降低长周期可能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时期,公司适时采取套期保值手段,锁定经营利润,减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造成的盈利能力大幅变动的风险。
公司在持续经营中注重把控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关注债务期限与投资项目及回款期限相匹配;目前公司从事的资源化利用业务在运营过程中对资金有阶段性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运营情况合理规划资金使用进度;另外,各资源化项目以子公司为载体开展业务,以子公司为主体融资时,银行通常要求母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因此公司整体担保金额较高;且如果未来外部融资利率上涨,将给公司带来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合理规划安排资金需求,通过加快产供销的周转期限提高资金回流,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力争节约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确保流动资金贷款兑付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中长期贷款的融资配比,为投资建设项目和投资并购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规划。
目前,公司在固废处理、环保工程等各个细致划分领域均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由于行业内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对手在其各自擅长的领域谋求自身发展,不断地提升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投入的不断加大,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间资本、产业资本等通过项目投资、合作经营、兼并收购等方式进入该领域,行业竞争将更加严峻。
应对措施:公司在固废处理和环境修复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已经确立了较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知名度;公司也已通过投资和并购在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完成初步布局,未来将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业,继续巩固和拓展上述重点发展领域,增强竞争实力。此外,公司将持续通过投资、收购、合资等多种方式,快速切入新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高能环境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