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政策法规 您的位置:首页 > 开云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 视频展示
【中华文化】从灌溉工程遗产中看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李云鹏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灌溉工程始终持续支撑着农业经济发展,至今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灌溉工程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丰富的灌溉工程遗产也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

  中华民族的生活因大江大河的流动而绵延,而灌溉对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同样有着重要支撑作用。考古发现证实,早在1万多年前,我国就已出现很成熟的稻作农业。近5000年前的良渚遗址出土了约10吨的炭化稻米,证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而灌溉工程的支撑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都遗址发掘出完整的灌溉干支渠系,实证了当时较高的灌溉水平。春秋战国时期是灌溉工程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彼时,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相继建成,前两者都是灌溉工程,而灵渠也在唐代之后逐渐发挥灌溉功能。历朝历代不断维系发展老工程、开拓创建新工程,建设的各类陂渠闸堰数不胜数,推动灌溉农业开发空间不断拓展。

  目前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有公元前6世纪的芍陂,有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郑国渠等,也有清代始建的东风堰、近代建成的洛惠渠,不同历史时期创建的代表性灌溉工程都有分布,充分反映出中国灌溉农业文明整体发展的连续性。此外,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宁夏引黄古灌区等,众多灌溉工程遗产能够延续运用数百上千年,反映出我国灌溉工程发展的连续性。

  随着人口不断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灌溉工程建设的拓展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从北向南的趋势。从地形角度看,灌溉工程的建设条件呈现从平原盆地逐渐向丘陵、高山,向滨河、滨湖、滨海滩涂,向低洼沼泽、湖区水面发展。农业灌溉用水条件随之呈现出“由易到难”的趋势,推动灌溉工程技术实现由简单向复杂、由以临时性工程设施为主向以永久性工程设施为主的技术创新发展,其间,灌溉形式、体系规划、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管理制度都在不停地改进革新以适应新的条件和需求。

  我国现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理念及技术典型,对现代水利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都江堰、宁夏引黄古灌区以无坝引水为代表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理念;郑国渠、黄河河套等多沙河流引水淤灌的策略及技术;浙江丽水通济堰是最早修建的拱形堰坝,干渠保存有历史最悠久的水上立交工程;它山堰、木兰陂、千金陂、槎滩陂、五门堰、天宝陂、白霓堰等保存至今的古代大型砌石结构,反映了历史时期不同地质条件、江河水文条件下传统水利工程建造地基处理、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的高超水平;霍泉严格的灌溉用水制度等,体现了历史时期灌溉管理官民结合、具体可行、严格有效的制度体系……

  灌溉的发展对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国富民强、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在我国现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郑国渠、灵渠的建设,直接推动了秦王朝的统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灵渠灌溉功能的拓展,为保障湘桂走廊战略通道的稳定与畅通,维系岭南地区的统一,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宁夏引黄古灌区、河套灌区的建设发展,为历史时期乃至现在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持续发挥着重要支撑保障作用。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紫鹊界梯田等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多民族融合及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国家长期统一稳定也为灌溉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灌溉农业及粮食生产必然的联系人类生存发展,因此灌溉文化具有包容性特点,能够与不一样的地区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文化和谐共存、融合发展。

  四川夹江的东风堰原名“毗卢堰”,干渠在千佛岩下穿行而过,灌溉工程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六字诀等均由道士总结凝练,历史上都江堰灌溉工程与道教文化融合发展、相互成就。山西洪洞县霍泉的灌溉用水管理,与中镇霍山山神之子明应王的水神崇拜、佛教的广胜上下两寺紧密关联。紫鹊界梯田灌溉农业文化与区域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河套地区两大引黄灌溉农业文化与回族、蒙古族文化,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与藏族文化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合,衍生出独具区域特色的灌溉文化。灌溉工程遗产普遍建有水神庙、龙王庙等,大都属道教民间信仰范畴,道教借助灌溉公共事业来提升影响力,灌区管理则借助宗教、水神崇拜树立权威并增强凝聚力,反映出历史上灌溉工程与各类民间信仰共存互促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以农为本、安土重迁,习惯落地生根、艰苦创业,就地谋发展,灌溉工程遗产普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和平性特点,体现植根在民族血液中的和平基因。历朝历代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往往都是为了就地解决人口温饱、稳定民生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所有灌溉工程遗产在发展中,都体现出这一特点。灌溉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发展本地农业、稳定民生、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是维护和平、保障和平的基石。

  科学保护灌溉工程遗产,深入挖掘和宣传灌溉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推进新时代水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李云鹏,1985年生,博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是做水利史、水利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现任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长、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秘书长。近年来,在大运河水利遗产研究及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及保护研究、区域水利遗产调查及保护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研究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0余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其他奖励6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